百度百科
目录
声明: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详情
正在收听 :
三上词话
  • 2016年中国书店出版图书

《三上词话》,是由词学家、文化学者、书法家[17][18]马同儒先生独立创立的词学专著,被学界誉为”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19]“。它的主旨,概言之是讲宋词的,在历代词话和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率先系统性地从创作理论,词谱(填词),词史,以及附加韵,再加上详实的考证,达到理论、创作和应用三者合一之集大成者。通过旁征博引,众采广撷,应用翔实的资料,精研细琢,法古变今,从而成为一部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学术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教科书和工具书。[1]

另有“《三上词话》诞生记”一文,[56]记录了《三上词话》的创作历程。

  • 中文名
    三上词话
  • 外文名
    Amateur writing Cihua
  • 作者
    马同儒
  •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 出版社
    中国书店
  • 创作时间
    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
  • 类型
    词学,诗词研究
  • 学科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 字数
    57余万

文献综述

基本情况

《三上词话》2014年投稿,中国书店作为2015年选题出版(国家)计划,出版于2016年10月底,由中国书店和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集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因军务工作所忙,大都可谓“路上”“腿上”“枕上”完成初稿,2008年12月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又经年沉淀,间有修改润色而成的。[2] [3]

汇集说明

《三上词话背元承》总体来讲,是部队开展“军地两用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乃凳赠迎现,是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尤其是文化工作的产物,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要求的集中反映,其中该集卷中词谱之词例,主要是反映军事题材和军营生活内容的真实写照。同时该集面世与长期一道在艰苦环境中战斗的战友们,以及朋友们的关心关注分不开,最关键的是在中国书店及其编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的结果。[5]
《三上词话》样本 中国书店
该集对于学词的认识,其后记表明:书中“表达之意,或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或为一时心迹之流露,且不论是是非非,但愿能为有志于填词创作者带来一点思路足矣。”同时在谈及学习的态度言明:“窃以为词是以音乐为载体,集‘诗、词’于一体,兼楹联、骚赋、骈文诸体之大成者,最具中国文学殿堂瑰宝之称,是当之无愧的‘国粹’,为此行事而无枉;窃认为不可沽名枉作,文艺之行术,既然挤身于一道 ,不因业余而恕之,亦不因专业而纵之。”其贯穿的小心翼翼地学习态度可见一斑,尽管如此,该书总体而言是集词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词学专著,具体地说是一部讲声律的书,是一部诗词研究类的工具书和教科书,是广大诗词爱好者的良师益友。[6] [4]

汇集意旨

《三上词话》的出版,是落实“文化自信”要求,在国家教育部开始从幼儿园起开设《声律启蒙》课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有利于树立传承文脉观念,在未来初级和高等诗词教育中极具参照价值,将发挥一种启示和衔接作用。该集的创作,是一部血汗书,那是用流淌的时间而写的,那是耐得住寂寞和不为功利驱使而写的,那是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而写的,那是张扬传统文化的道义而写的,那是严谨治学和开展学科课题研究的结晶,是沥尽心血而探索和实践的产物,与林林总总的词综相较,挖掘词之固有,发挥词之本能,开辟词之应用,导向词之创作。[7]

个性特点

内容形式

即外化遣用,亦为反映本集与同类书籍的区别及特点:
1、书籍装帧经典。本集系锁线胶装,辅以手工完成,虽然成本高,但保存耐久,更便于阅读。书籍16开本,胶版70克用纸,计536页;封面设计考究,紧紧围绕词之本来元素,书名采用汉简手书体,与整体简洁风格相谐,直抵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内容版式设计追求典雅,虽说赋予了浓厚的传统色彩,却又不失落落大方,浏览时让您感觉画面开阔,赏心悦目。[8]
2、煮拒酷版式图文并茂。该集系繁体字,因宋词属汉语言文学,本着“不学则已,学则从源”的原则而选择的。况且捉付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霸谅辣店意、形声、转注、假借之特征。“六书”之功,是人类文字的最高境界,而且繁匪连腿体字其内涵与外延之深之广之蓄,与简化字迥乎不同。比如词中常常讲到“叶(xié)韵”、“相叶(xié)”,每与文中叙述及韵中之“叶(yè)字相混,如果采用繁体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等等。另外,该集为了配合论述的需要,在“词论”章节中安排了一些插图和表格,使内容明析化。比如在宫调与词调的关系问题上,为了较好地解读“七音十二律”,从古籍中选取“旋相为宫法图”,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便于读者对照和理解。
《三上词话》内容之一 中国书店
3、结构分类清晰。从形式上注重回归传统意蕴,结构上分卷上、卷中、卷下和附件,分别为词论、词谱、词品和附件;章节分别以天干地支为序,如第一章用“甲”命名,第一节用“子”命名,其它章节以此类推。卷上词论分章节以次从词的源头讲起,一些章节既有基础理论,又有研究探讨,这样使不组虹拳同读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阅读和运用;卷中主要体现操作性,是填词创作的要领,具体到每一个词牌的句式结构及押韵等;卷下是词史,通过展现诗歌发展走向,以及形成不同时代特定之词风供欣赏品评,对于词的创作将起着启发和借鉴之效。另外,在目录前使用古籍类书籍一贯采用《凡例》表述方式,将章节中的交叉内容加以集中说明,起到提示性的作用。

内容构成

即内化使用,亦为反映本集内核的学术性及特点:
4、内容特点明显。与同类书籍比照,从纵向上看,该集从词调探究、词源考证、词的创作,音乐史话,以及附加韵,配套完备,应有尽有;从横向上看,该集既非笼统的词义解释,也非单一的词作赏析,是一部系统性的集词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于一体。自从词产生以来,词学论著可谓汗牛充栋,然做到学寓于教的并不多。该集像胡适先生《“研究国故”的方法》一文所倡导的“我们研究无论什么书籍,都宜要寻出它的脉络,研究它的系统”那样去做。全集57余万字,篇篇有发现,将怎样说教变为怎样教你。故尔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填词数行行,携同可入流。
5、注重音韵谐畅。不管在卷上“词论”中的论述,还是卷中“词谱”的考证及词例的创作,皆以中古四声为准,诸如在如何认识“四声”问题上,重在发音;在词作的创作上,重在声调;在“宫调与词调”核心问题上,选取《白石道人歌曲》乐谱进行解析,分辨出乐谱与词谱的关系,并将俗谱译制成现代音乐简谱,将词谱与乐谱列表进行对照,从中发现了填词不可随意可平可仄的原因;在围绕古人填词择腔选调与“依月用律”的关系问题上,推导出其概念生成及变出的存在性以及应用的科学性。这些尖端问题的发现,不仅仅纠正了词谱的疏漏,以及为了正确填词作了规范,最核心的贡献和最大的亮点是南宋后佚失的词调回来了。
6、遵循寓教于学。在展开词论的同时,首先从怎样写诗讲起,并在卷中词例尾注中介绍了怎样写对联。这些都是填词不可分割的内容。学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填词,比如在“填词的句式结构及章法优化”一节中,介绍了词的开句、过片和结句的一些技巧性知识,同时也揭开了与之相应的一些不被常人知晓的秘笈。作者主张原声填词,在卷中“词谱”词牌句式作法中,强调对照原词进行创作,诸如上一下三、上二下三句法,一字领四字对、扇面对和鼎足对等,让人学有所导,学有所值,所填之词符合词的声律要求。比如在“词的吟诵与歌唱”一节,发现了吟诵与歌唱之间的递进关系,并列谱演示了怎样吟诵,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长期对吟诵歌唱不分的问题。
《三上词话》内容之二 中国书店
7、语言风格清新。从创作理念上,突出人群阅读多样化要求,达到雅与俗相结合,致力克服“才子气”“腐儒气”“俗人气”;从创作思路上,得益于长期身处基层,躬身生活,自然能够立足多角度的多走、多看、多听、多想,并注重挖掘和提炼生活第一手材料。一方面,张扬生活中的主旋律,启迪心智,激励人生。另一方面,关注舆情,把握导向,坚持正面疏导情绪,从而使笔调达到刚柔相济,愠而不怒,惊而不乱,思而慎发的效果;从创作风格上,突出既要保持词的传统性,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做到文白结合,化繁就简,以曲求直,突出诗意。
8、立足给予答案。着重排除泛泛而谈之诟病,笔无烦言。在遇到一些填词技术性问题上,不绕道,不卖关子,始终坚持探个究竟的态度,诸如针对每个章节所设置的不同内容,尽可能找出相应的难点和疑点,寻求出解决的办法并做出回答,使之词论的章节之间与之各个环节中心内容及表达意思紧密衔接,从整体上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或体系。如常识性的“切韵”的问题,怎么切?在注解中做到比较详细地介绍;在填词应用性的问题上,如“词的创作手法”一节,从散见于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之修辞方法,贯穿于词的创作技能当中,使之成为系统性的论述,对提出的概念作出定义,并举例进行阐述,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填词实践中应用修辞手法时便于“对号入座”等。[7]
9、作文严谨细致。全集引用文献或脚注或尾注,具体到页码,皆有出处;卷中“词谱”,从权威《钦定词谱》等中选139调,对每调进行详实的考证。词例为作者原创,极力主张和倡导原声填词,摒弃了《词谱》规定之可平可仄之规定,原声填词率达98%以上,同时说明原词出处,以便填词者校核。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最大量保证所填之词不失律。虽然这样做有难度,但要做就尽量做到最好。
《三上词话》内容之三 中国书店
10、评价体系广泛。该集介绍词史,取以音乐的变迁史说法,并不局限于宋词,而是运用新的材料、新的视野和新的观点,从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进行论述,尤其对词的产生、发展、衍变过程做了详细地介绍,并对历代词人的词风进行了新的概括,对近现代词人之词风,亦有相应的归纳和评价。整个词林评价体系,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层面,不以身份论,如南宋后历代词学著作中有对辛弃疾词之音乐性产生怀疑,然对照其所填之词完全符合词牌所注宫调及作法,不落入单凭他是行武出身这样一种主观臆断的窠臼;不以地域论,如清代近三百年江浙词之争,坚持功过分明观点,不回避,不偏向,以词作说话,以贡献说话。

课题延伸

即借鉴中国古籍引证和注释作法及特点:
11、带注延伸完备。注解不仅仅是应用了某一本书的出处,也不是一些资料的堆积,而起着正文中不可替代加之扩充内容的作用。比如在“在词的押韵”一节,在讲到押韵借叶时,不轻意下“不科学”的断语,在遵循“穿鼻、展辅、敛唇、抵腭、直喉、闭口”六音而呼分开合,音辨宫商,等叙清浊条件下,寻求解决办法,在注解中一一注明。虽然这些是一个注解,却不失为攻开了一道课题。还如在附录《平水韵》中,对于一些多音字进行考证,如上平声[一东]之“泛”字进行考证,此处读音应为“泛(féng)”并举出例证,此作为正考,同时也作了备考,“泛(fàn)”,并举出例证。再如卷中尾注甘肃西南部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花儿”,不仅仅是摘录几首词而已,而是从组织形式到内容穿插进行介绍等。
12、附件务实不虚。传统填词用韵,有取沈谦《诗韵》、戈载《词林正韵》及沈氏之《词韵略》不等。本集附录《词林正韵》作为押韵所用,同时又附录了《平水韵》,使读者知悉《词林正韵》是总结唐宋词人的实际用韵习惯得出的,即运用通、转、借叶等方法,把平上去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然仍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惑,故在文中脚注中选录几家词与许昂霄《词韵考略》对照加以说明,便可知其缘由。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押韵上不会出错。
《三上词话》内容之四 中国书店
另外,附录卷中《最高楼·貂蝉》注解之《貂蝉其人考略》一文,考证出了貂蝉之出生年及出生地,使貂蝉从民间传说人物走向正史的台面,从而为东汉末史的研究做了补佚性的工作。[7]

词话导读

导读要义

《三上词话》,该集作为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它以“吾亦无他,唯手熟尔”之托,以学说理,示范于学,务于导读,拳拳之心在于成风化人。

导读综述

该集导读的理由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唱歌跑调了就觉得不得了了,免不了被私下指指点点,认为是外行。填词失律了却大都不以为然,即使被人指出调跑调了,也是得过且过。究其因,词毕竟是久违了的文学体裁,年轻者缺乏基础知识,年长者脱离太久,远去的声调大都听不清,或是不谙或不肖音韵而只顾文辞的缘故。一阕词,起初善词者往往精通音律,制腔填词,风华自尚。时至今日,词调仅仅留下字面按谱填词了,如果再不复习音理,原声填词,即不遵守平仄、押韵、句式作法等会造成所填之词严重失律,即使语句是如何的悠扬,从“词必协律,而后可以付乐工”实践过程来讲就是跑调。那么,音调如何辨别,跳动的音符将如何确定,无不考量着人们以怎样的方式着手。
何为律?这里的律不是从社会道德层面所讲的规范和守则,而是从音乐范畴上所讲的音律和乐理。音乐上的律,即古代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吕(阴律),合称十二律。它是一种定音方法,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故唐宋按律制谱,以词定声,其涉及内容相当宽泛,在此仅仅说明词是讲音乐的就足够了。对此,《三上词话》核心观点主张原声填词,但在不能对应乐谱填词的情况下,能做到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领和规范,才算得上基本满足按谱填词的一般要求,才能较好地避免填词失律即跑调的问题:[9]
《三上词话》学科内涵之一,中国作家网,2016.12.

导读观点

一、按谱填词避免失律在于遵循平仄的四声规则
诗词的格律,主要指平仄。平,指平声,中古四声以上平声、下平声为平声;仄,即侧,不平,谓之仄。上去入为仄声。平仄之称,来源于四声,通俗地讲平仄就是区分语音的高低、升降和长短。问题在于平仄对句子的联系有多大呢?虽然《钦定词谱》《白香词谱》等谱书作了规范,有些字声可平可仄,对文辞无影响,但在音乐性上就影响大了。词谱中的平仄,就是吟诵起来出现抑扬顿挫的效果,对于演唱来讲,对应的是用符号来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乐谱,即平仄与乐谱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变化有关。比如周邦彦《一剪梅》之“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疏枝”开句,第一句为仄起平收律句,谱书规定一、五字可平可仄,如果填写平声字,句式就变为拗句。从文辞上讲无甚大碍,从音乐角度讲,其调门唱腔上变化可就大了。第二句四字可平可仄,会出现两种情形:要么全平,要么全仄。故全平或全仄,其规只管词的含义,不管词牌句子的审字定音,更谈不上韵字有阴阳平衡,字声有清浊轻重之分了。字声对曲调的影响是直接的,平上去入,去声最易发调。比如一句当中,逢去上联用之处,由去声到上声,谓之由上而下;由上声到去声,谓之由下而上,故用去上比上去更为动听,如果此处可平可仄,草草用之,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用字不当则失律。
媒体报道《三上词话》出版发行
虽然对平仄声调的界定随着朝代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平仄旨在讲究声调,它是建立在四声基础上而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具体操作当中,如果不按谱填词,造成声调变化过于悬殊,不要说宋词是配乐的,就是今天之流行词句配乐亦有“声门适度”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不好唱不美听的效果。所以平仄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原因是“所填同一词牌之词,因宫调不同,诸如‘变宫生徵’而致不同词句,非某一乐段可以随意配词。”①究其原因,最基本的观点是词调分令、引、近、慢等,字声与乐谱是相互关联的,如以笛管度词,对词调中平上去联串之处,即有“务头”的要求,以七字句为例,其第三第四第五之三字,不可用同一字音,否则不动听。至于词以现代音乐进行朗诵,或词的音乐美不应局限于平仄格律等观点,是偏离了词最初是音乐文学非案头文学这一方向。
二、按谱填词避免失律在于遵循押韵的声调规范
押韵,不仅仅是古代诗词独有,而是遍及各种文学体裁,诗经、骚体辞赋,甚至散文亦有押韵,只是诗词押韵有特殊要求而已。诗词的押韵因时而变,然词韵来源于诗韵,自南齐永明时始分平上去入四声,就有了后来押韵的统一规范,直到南宋刘渊与同期金人王文郁总结出了《平水韵》,此后元明清基本上遵守这一规则,不过是词的押韵就宽泛一些。清代戈载总结出了《词林正韵》十九部,其中入声五部,是填词押韵相叶的方法,其实质也不出《平水韵》范畴。词的押韵到底遵循中古韵还是采用今韵,今韵与中古韵相较变化很大,有些韵字读音和音调不同,更大的区别是今韵无入声。对此,面临这些问题,要看我们所持的态度是什么?是持谦恭的态度学习继承呢,还是一时兴起游戏而已呢;是只管博得文辞上的渲染而哗众取宠呢,还是兼顾音乐性的存在(声调还是有的)而刻苦探究呢。如果按照诗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来理解,相对完整地保留诗词押韵规则,古典诗词还是押中古韵为佳。实际上,即便今天做到所谓的原汁原味的保留,其实,其“汁”其“味”与之相较还是相差甚远,如果再不强调其“汁”其“味”,不知到底是什么味了。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提倡一味复古,科学的态度是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这个不单单是今天才遇到的课题,其实早在元代时就有了。元代的时代文学是押韵的杂剧和散曲,即元曲,与诗词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以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但在传统诗词上还是遵循押中古韵的规则。于是在当时整个社会环境中,集中在创作上就不自觉的形成了戏曲与诗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形成了两个语音系统并驾齐驱的局面,并形成一种风气。今天也可以这么做,古典诗词体裁还是押中古韵的好,散诗,戏剧唱词等押今韵。这样既保留了传统诗词的用韵,又发展了新的文化,岂不是一件好事。
媒体报道《三上词话》出版发行
词的押韵还不是单单押什么韵那么简单。既然是填词,应当遵循它的一般规则和要求。填词既要讲平仄、押韵,还要审视某一词牌标注的声调,也就是还要顾及其声情。如有的作者填《十六字令》,此调住字为平声,即清声调,亦以清声结,却押“急”“滴”韵不知何故?如果不套用宋之词牌,按今韵是合适的,但套用了词牌,“急”“滴”属《平水韵》入声字,怎奈擅自改变词牌定格于无顾呢!时至今日,填词遵循古调依然是有土壤的存在,广大中国,民间南腔北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韵尾有-i,-u,-n,-ng四个,入声读音北方有,南方也有,粤语、客家话和闽南话-m,-n,-ng这三个入声韵尾还是从古代汉语《广韵》音系中保留了下来,所以填词讲古韵还是有土壤的。宋时言七音协四声,四声之说,与今韵尤以“发花辙”“梭波辙”“乜斜辙”等为内容的“十三辙”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古今韵不可混用,这个是明确的,所谓“知音者,或先制腔,而后实之以词。”②这里特指词以配乐,其次是声情。词调的声情是什么呢?这里面涉及的内容颇多,杨守斋“作词五要”讲过了,诸如择律,正月律当用太簇,以南宫为徵,徵为火,寓意元宵灯火之事。古人用律 如此精致,今天最起码要看看词牌所注何宫调,尽力辨别一下平声字与入声字的声调读法,这些要求并不高。一般来讲,平声字轻扬,入声字沉郁激越,所谓“入声短促急收藏”,应该更多地了解到它是一个独立的调值。词牌乃唐宋时之词牌,非今之体裁。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所填之词失律事小,影响事大,不可不察也。
浙江大学图书馆介绍
三、按谱填词避免失律在于遵循句式结构的变化
词的句式是由乐调决定的,为之经过由整齐划一的绝句而添字、减字、摊破等艰苦的探索实践而得出。词经过千年的演变发展,形成的句式是不容改变的,即一阕词多少字,多少句还是能够遵守的,但具体到某一句的句法,问题还是不少,普遍的作法是把一些特殊句子作法忽略了,有的没有了领格字,有的拉直了,有的没有对偶。现代填词,音乐性且不管,能做到遵循基本规则是最起码的要求,至于所填之词水平高低是另一回事。
领格字,是一句话语气的停顿,停顿是换气,从音乐上讲是变奏的设计,从朗读的设计讲是更好的突出下面的句子的份量,并非可有可无。领格,有领一句的,如辛弃疾《洞仙歌》之“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句,第二句“怪”字就是领格字,既是对上句的成因说明,又为下句做出了启示性作用。还如柳永《八声甘州》开句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句,本属首字领仄起平收七字拗句,谱书中规定第二、四字可平可仄。既如此,此句有可能变成《一落索》上阕第三句式,即平起平收之“一枝芳信到江南”句那样。在此做些简单地分析,《乐章集》《太和正音谱》均为《八声甘州》注仙吕宫;《一落索》,周邦彦《片玉词》为该调注双调。按《雍熙乐府》载:“仙吕宫宜清新绵邈……双调宜健捷激枭。”③对照得出结论,且不管音乐之变化,就文字上理解,其间差异可谓大矣。当然可以排除其解释是针对某一调非某一句的可能性,但某一调是由无数乐句组成的,每一句乐句对整体起作用也是顺理成章的。领格字有领一组的,在宋词里很多,从创作方法设计上,主要还是为使语气达到转换的目的,当然音乐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种是拗句,所谓拗句就是不顺畅,这是词牌的定格所致,与律、绝诗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的要求有着截然的区分,用不着本句自救、对句补救和一拗双救,而是遇拗不能救,必须拗,原因是此处音乐的音调高低编排所致,非人力所为。如无名氏《洞仙歌》下阕之“风味人间自然少”句,如果其中某一字或几字允许可平可仄,导致的结果会把把句子拉平了,从文辞上不要紧,从音乐性上讲拉平了就是一种失律。正如万树所说“苟取顺,便何必用谱,何必用旧名呼” ④一样。故一调之中,通篇皆拗者,遇顺句必出精警;通篇皆顺者,遇拗句必出练达。另外,还有该对偶的地方忽略了,词的对偶方法很多,有律句对、扇面对、鼎足对等。比如扇面对,以史达祖《东风第一枝》下阕开句为例:“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日动、探花芳绪。”还有上下阕句子遥相呼应相对,填词者不可忽略这些细节,否则造成的结果也是一种失律。
媒体报道《三上词话》参加图书展
《安宁高校概览》第33-35页,西北师大学赋,2021.12
《三上词话》核心内容强调这些,并非好事者一时之闲情逸致。凡欲涉及词调者,又觉得创作古典诗词太束缚,不妨还是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吧,象鸟儿一样自由,不会得到别人的干扰。若为填词,除了遵循平仄、押韵、句式等一般规则外,还有宫调与词调、词调的体式、词的声律,以及词的创作手法、词的用典、词的修辞等问题,都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掌握了填词的基础知识,且能填出词或好词,那么再赏析词作起来,像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那样,或用哲学的观点谈词,像王国维《人间词话》那样,就会容易找到了门径,才能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9]
——————————————
① 马同儒著:《三上词话·词论》卷上,中国书店,2016年,第58页。
② [明]傅汝楫著:《最浅学词法·协律》第五章,大东书局,1934年,第50页。
③ [清]杜文澜著:《憩园词话》卷一,《词话丛书》,中华书局,2005年,第2861页。
④ [清]万树著:《词律·发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4页。
《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 ,“兰州黄河楼赋”,“兰州日报”.

填词辅导

辅导动因

《三上词话》,是作者他在军营行旅中所写,其集的出版发行,正如媒体报道所说的“对落实‘文化自信’要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文脉传承观念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那样,(见教育部“尚七网”)但此项工作是具体的,是细致地手把手的行动,空谈无益,空描误工,非公益性而难奏效。虽然作者他自诩为“黄河学者”(居住黄河边),非政府津贴专家等,不可言“孤独求败”,而“寤寐求之”同行者倒是情真意切。[2]

辅导由来

填词是区别于自由诗的一种文学体裁,通俗地讲填词相当于现代乐谱填写新词,比如《信天游》,不同时代填写不同的词句,但乐调依然如故。当然填写古调词更严谨一些,既要讲句式、平仄,又要讲押韵等等。那么,如何填词才让古老的文学形式为时代服务呢?《三上词话》作者通过自己的填词实践辅导填词之法,以其集卷中词谱中所附录的词作之一《念奴娇·天佑之声》为例:
登高凭远,望黄河打浪,滔滔不息。伴我桃花飞似雪,遍落小楼听得。觅句轻敲,依窗明月,方读书时刻。重寻清晓,向园桃李春色。
极目送去清秋,京唐传习,陇上重飞翼。但叫乳名听母唤,走向东西南北。默写蓝图,乘风踏去,天路通中国。报春芳信,天涯听到鸣笛。
(见西部某大学报总第481期,2015年6月18日)
此词是作者他在2010年应某大学面向全国征集校歌的启事而创作,其要求校歌创作的题材是自由的,选用宋词的形式而创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命题创作毕竟不是个人的一般情感抒发,想写到那儿就是那儿,而填写校歌有一定的范围,其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及办学特色等都要考虑进去,不然写出来的词就会指之非指,也就谈不上文学艺术性了。对此,由《三上词话》作者介绍当初填写这首词时的设计和创意。[10]
清华大学图书馆

辅导秘笈

一、上阕写景,客观介绍学校地理优越,显示环境特色对办学的人文影响
“登高凭远,望黄河打浪,滔滔不息”三句 。从开句描写西部某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其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十里桃园之中,坐北朝南。这里借助地理特征,运用比兴手法描写,“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辞。”([宋]朱熹《诗集传》)《毛诗训诂传》云:“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抒情的作用,使起句的凤头作用展现出来,故“词深于兴,则觉事异而情同,事浅而情深。”([清]刘熙载《艺概·词概》)寄情于山水之间,蓄势于波澜之中。
“伴我桃花飞似雪,遍落小楼听得”两句。词在“平叙中峰峦忽起,力量最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此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依然在描写地理特征时,将镜头放在特写上,安宁十里桃园极具特点,安宁区每年4月中旬举行桃花会。每当东风吹来,桃花飞舞犹如漫天雪花飞荡一般,让人好不心思飞扬。从而借景抒发了“桃花帘外开依旧, 帘中人比桃花秀”的情怀。同时为下三句做好铺垫。
孙华嵘《马同儒诗词赏析》,《兰州日报》
“觅句轻敲,依窗明月,方读书时刻”三句。通过前面描绘的波澜壮阔的形胜,营造出一种激情、欢乐、自由的氛围,为接句赋予温馨和浪漫的情调找到由头。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六云:“遣词贵典雅”,并举例云:“读唐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之句,情理两融,又婉折多矣。”此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学教师认真授教和学子刻苦求学的一个侧影。“觅句轻敲”,一则比喻老师授课时板书落下的粉笔沫,二则比喻学生的翻书声。“依窗明月”,比喻桃花与月亮交相辉映的情景,同时为“看山行觅句”([宋]丘葵《游贤坂书赠可大》)落到了实处。
“重寻清晓,向园桃李春色”两句。“重寻”,从写作技法上讲,是达到语气转换的需要;从艺术设计上,表达“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将自己的主观认识放置在对一个事物的客观评价之中;从形式设计上讲,是服务于内容的需要。重点是揭示学校办学的潜能,以及彰显“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的理念。通过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颂扬了广大教师默默无闻的献身精神,激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业热情。
上阕就此完成,单从字面上讲,并不特指某大学,因为就此词的地理和环境铺垫,相似的院校还有几所。这样,下阕的叙情就要区别开来,解决好此词指之是指的问题。
二、下阕叙情,紧密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着重体现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
词的下阕,是“词中承接转换,大抵不外纡徐斗健,交相为用。所贵融会章法,按脉理节拍而出之。”([清]刘熙载《艺概·词概》)在这里,如果是就个人来讲,只要抒发了词人独处的感慨和感情,或政治抱负就可以了。但为某一群体或一个单位而写,就得考虑这个群体和单位要面向什么,以怎样的行动来实现远景目标,即以什么样的实力兑现上阕所铺设的那样壮观的景色。
“极目送去清秋,京唐传习,陇上重飞翼”三句。此处用典,实际上是回顾了某大学的办学历史由来。“极目送去清秋”句,对应上阕开句“登高凭远”。从词的结构技巧上讲,换头的地方,往往是音乐过变的地方,其节奏都得加以繁声,所以无论与上叠第一句是否相同,都起着与“重头歌韵响铮深,入破舞腰红乱旋”的同样作用。从写作方法上讲,一句“极目送去清秋”句,回顾了该校办学历史之悠久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京唐传习,陇上重飞翼”两句,铺开了西部某大学从何而来,从何发展的历史画卷。某大学是由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而形成的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部分系科分划成建制搬迁而来组建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时名铁道学院。“陇上重飞翼”句,是指该校于1958年落户到兰州安宁,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已经是具有学科特色鲜明,门类齐全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安宁之歌》,兰州安宁地方志办编
“但叫乳名听母唤,走向东西南北”两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承接上句“京唐传习,陇上重飞翼”之由头,叙说了该校从繁庶京唐,辗转千里来到大西北,一则对接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承诺;二则验证了经过在西部的几十年发展,学子们“走向东西南北”,有所作为之现实。“乳名”之句,虽非“工于言情”,倒也“出于肺腑”。这里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比喻该校虽经前身与变迁,但仍襟怀“大学者,大行其道”之理念;另一个是比喻坦荡君子所具有的谦逊质朴,无私奉献的拳拳报效祖国之情。
“默写蓝图,乘风踏去,天路通中国”三句。前两句,写的是一种精神,或是一种状态,后一句才是学校的重头戏,自从1958年5月1日,(铁人教专滕[58]字第224号)铁道部决定,“先设铁道建筑、铁道桥梁及隧道、铁道运输、机械、电信信号等五个系”以来,虽然该校后来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但铁路专业为特色依然明显。几十年以来,以参加国家铁路建设为己任,培养出了数十万学子奔赴全国铁路战线,同时该校参与了青藏铁路建设,实现了我国被西方预测不可能实现的“天路”梦想。
《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诗词七首”,“中华辞赋”.
“报春芳信,天涯听到鸣笛”两句。此处这样的语句构思安排,既有行文语气转换的需求,也有词句自由递进的考虑。前一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指一方听到另一方的好消息。以填词章法要求来讲,安排“报春芳信”句是收,“天涯听到鸣笛”句是放。结句是关键语,在词的宫调讲是结声,往往动人心魄;在文辞上,好的结尾可以达到“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正如清代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一中所说:“词有不尽之妙”,所遣之词,达到让人去想象的效果。正所谓“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宣示。
关于词的特指,也指特用性,通过下阕的描写抒情,上阕的地理环境是指何所学校的担心就可排除了,因有“京唐传习”“陇上重飞翼”这两个核心词做脚注,从而分辩出了一地方到别一个地方的归宿,这样下阕的抒情,就交待清楚了上阕的铺设用意。以此,从甘肃范围讲特指某校,从全国铁路性质院校来讲也特指某校。
三、贯通全词,善于化用诗词名言警句,提高和增强词作的品位与韵味
耐读才是好文章,有美感才是好词。创作词,化用诗句,是宋代填词大家苏轼、辛弃疾等必选手法。此词上阕诸如“登高凭远”句,化用“凭高望平远”句。([唐]白居易《望江楼上作》);“伴我桃花飞似雪”句,化用“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句 ;([唐]元稹《桃花》)“觅句”句,化用“闭门苦觅句”句 ;([宋]牟巘《次史德载韵示诸孙》)“轻敲”化用“僧敲月下门”句;([唐]贾岛《题李凝幽居》)“桃李春色”句,化用“非时妒桃李”句 ;([唐]李益《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下阕诸如“传习”句,化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句 ;(《论语·学而》) “但叫乳名听母唤”句,借用民间传统叫“乳名”说法,叫着亲切,听起入耳,令人难忘;“默写蓝图”句,化用“史皇作图”句;([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报春芳信”句,化用词牌《探芳信》之意。关于《念奴娇》词牌的押韵押韵问题,《念奴娇》系 “大石调,又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对此,龙榆生说“此调音节高亢,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唐宋词格律》)《念奴娇》词谱范词押入声韵,如果“古调俱押去声,所以转折乖异,苟或不详,则乖音昧律者,反加称赏,是真可解颐而启齿也。”([清]王又华《古今词话·杨守斋词论》)此词为仄调,宜抒发豪壮之情,故只能押入声韵,不得押上去韵。
大学赋书法作品
另外,填词要“选句要自然。”([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填词不能为作词而填词,既要典雅,又要通俗;既要有厚重感,又要亲和力;既要有渲染力,又要有实用性和耐读性。总之,填出一首词,句句意思连接,上下阕景情明确,读起来朗朗上口,若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并与之共鸣,方可为上乘之作。[10]

学术课题

学术认领

学术认领,即学术认定或认证。《三上词话》的出版发行与所有的合法出版物一样,都存在着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人群中或大或小的影响。由于该集面世不久,如果单从发行数量上言之影响,可谓为时尚早,况且该集的作者并非自幼是词坛行走的人,准确地说是他写作这部著作的过程中并非是从事这门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或专门从事这门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从行业划分和业务性质上判断是属于严严实实的业余爱好者。但从学术的定义上讲,虽其不是在专业场所或环境里所进行的劳动产物,但还是属于在“学习知识的一种”,通过“系统专门的学问”,并且是形成“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的完成。对此,不管是按照学术的自然界定,还是涵义上的界定,主旨对《三上词话》的学术界定,还是应遵从学术体系上的学术架构、学术贡献和学术传播的基本要素或本能来衡量更为客观。
马同儒《三上词话.词谱》卷中,“倾杯乐·夜航”,书写参展.
学术认领,其旨在倡导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扶持后进之精神,以达观为怀之胸襟,以心存包容之境界,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学术上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希冀开辟崭新的有效途径,建立和优化第三者评估机制,搭建展示才华和交流沟通平台,广泛开展学术评比,避免出现受人为设置的门槛被诸如“出身论”“文凭论”“职称论”“圈子论”,以及门阀思潮所垄断和困扰,使得国粹词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真正发扬广大,使每个乐于此道者,其增砖添瓦之夙愿得以施展和实现。
佐证:《三上词话·序》引言:“守于闻鼓而行、闻角而止之场,偏无力为之而为之。……撵其风而心随瀚海,雁影芦荡,教吾作于边塞者也。……若为正声,守之者为法,念之者为信焉。”[11]
学术应用
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 ——以主题刻字作品展为建党百年献礼:确定选择《咏百年》七绝诗:红船胜火挂新笼,水暖南湖别有风;抖落尘埃何处觅,翻花百样在园中。此诗28字,是著名诗词家、文学者、书刻家马同儒先生创作。[34]
朱荣光老师应用马同儒《南湖红船.咏百年》刻字作品
 文学与传播学院“墨笔添香”书写技能比赛……本次比赛分为软笔、硬笔两个项目,选手们自行选择参赛项目。软笔组统一书写马同儒的《七绝·咏百年》,……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书写诗词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诗词中的革命情感与爱国热血。[35]
参赛学生书写马同儒的《七绝·咏百年》
《可能成为学部最年轻院士!一位女科学家、一所大学和一份文件》一文,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的陈玲玲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借用马同儒先生那一首《兰州大学赋》第一段的文字吧:数陇右之翘首,顾兰山之清幽……纵横以通衢,逶迤于瀛寰。[36]

学术前沿

《三上词话》共分四个部分:“词论”是在词学领域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没有更多参照的前题下,克服困难,开辟了新的相关课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教科书既有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中又进行了新的材料补充,对于一些考证进行了新的佐证,就一般词的来源而讲,在传统几种说法中理出十几种之多;在词的平仄、词的押韵、词的句式等基本问题上,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按步骤逐个解决,可谓手把手解决填词程式化的问题;词的创作手法、词的用典、词的修辞,对命题进行了定义和推论,尤其是在“词的创作手法”一节,对夸张、衬托、顿挫、比拟、借代等修辞手法,开辟了填词系统研究和例证运用的开山向导,为词学内核研究和创作运用起到示范性作用。在此基础上延伸和扩充到词的句式结构、词的吟诵与歌唱及填词的焦点透视等,都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形成了全新的章节,尤其在“宫调与词调”等核心问题上有所突破和发现,填补了历代词谱的疏漏,为词学进一步研究宫调和词调的问题提出了课题性方向;“词谱”是题考及词例的创作,皆以中古四声为准,所选139调为自创,且严格按原词制定填词作法,原声填词率达98%以上,最大程度确保了所填之词不失律,同时竭力拓宽相关领域知识和研究面;“词品”为词史,遵循词的音乐变迁史观点,从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进行论述,尤其对词的产生、发展、衍变过程做了详细地介绍,章节划分上分别以乐调区分,如唐五代入调为章,唐代边调、五代宴调为节,宋代时调为章,北宋翻调、南宋律调为节,此后元明清及近现代以同样的形式分别命名,并对历代词人的词风进行了新的概括,对近现代词人之词风,亦有相应的归纳和评价;“附录”是服务于主论的考证和佐证材料。[12]
《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先生受邀作《七律.秦韵》并书法参展.

学术意旨

宋词,以音乐的诗名而成为时代文学,并形成了词学而彪炳于文坛,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于对于宋词(填词)的文献记录,可追溯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化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和价值去向等重要特性,同时蕴藏契合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应该说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对此,作为中华儿女,带头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到自信自力自强,是义不容辞的一件大事。首要认知是守传统、学诗词、兴文学,不是在复古,不是死读书,而是在于发扬光大,在于与时俱进,在于“旧瓶装新酒”,在于风化社会,在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做贡献。[56]

学术影响

一、《三上词话》开“金陵十二钗”填词之先河
《三上词话·词谱》卷中填词所选题材,凡耳闻目睹者收于笔下,极具特色的是继红学家周汝昌首次为“金陵十二钗”赋诗之后,《三上词话》作者为她们所填之词,于2007年4月7日被“古榕树下”诗歌欣赏栏目推荐发表,同年又制作成课件,为组词之增设前言和缀语,在“我乐56”中广为传播,浏览者达千万之众,曾被网络“百家讲坛”选用和多方或转载或收藏,或应用于教学,开启了为《红楼梦》及金陵十二钗填词之先河。其组词在选入《三上词话·词谱》卷中作为范例时,在原有词调的基础上,守于传统,工于辞章,做到原声填词,遵于词调声情,严于审字定音,分辨阴阳,合于节拍,守于作法,规于押韵,成于诗句。通过几经修改润色,达到词作吟之流畅,诵之和谐,歌之畅快,唱之淋漓。
另外还为《西游记》文学人物四兄弟填词;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填词;以中国传统民俗为对象,如十二生肖、皮影、剪纸、泥人、刺绣等作为抒发内容进行了填词;还为灌溉工具黄河水车,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填词等等。[13]
二、《三上词话》的媒体报道及国内外发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该集自出版发行以来,先后得到《兰州日报》《甘肃日报》每日电讯,兰州交通大学网、新华社甘肃频道、人民网、中国作家网、教育部“尚七网”等媒体报道,新浪、网易、雅虎等媒体有关栏目做了头条报道,部分全国重点高校媒体也进行了转载;该书参加了2017年1月全国图书展、2017年2月台北国际书展;中国书店连锁店及网站、中国图书网、香港大书城、台湾大书城、台北“博客来”等网站向全国、全球推荐发行;北京书城大厦、甲虎网、书虫网、广购书城、深圳书城、友谊书城、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和马来西亚实体店及全国新华书店均有发行;近200所全国省重点以上大学(含港台)图书馆均有收藏。[14] [15]
(二)后续情况。台北“博客来”隆重推出“极品商品三上词话超值独家”专栏。推荐语:“如果问我要推荐文学小说,我会推荐知名度高、内容精彩的‘极品商品三上词话超值独家’。全书内容……看的时候令我深陷其中、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佳作!看完还让我回味无穷、超想收书!‘极品商品三上词话超值独家’曾在博客来网路书店造成抢购热潮。总而言之,它的评价很高,在网路上很夯,人气蛮不错……”媒体的推崇,说明该集深受读者的欢迎。[16]
由马同儒填词、孔繁昕谱曲、赵君生演唱《校园卫士之歌》(mp3)系《永遇乐.校园卫士之歌》,来源于高校保卫干部护校的实践和干好工作的情怀。[32] [33]
马同儒《校园卫士之歌》mp3
2018年5月,由安宁地方志办、党史办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安宁之歌》一书,《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先生创作发表的《兰州交通大学赋》《西北师范大学赋》《念奴娇•天佑之声》《永遇乐•校园卫士之歌》等四篇作品入编,为宣传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府浓厚的人文氛围。[52]
《三上词话》,军旅26载之人情怀深处之大作,喜欢词的有福了。可以看成是词的百科全书,但似乎又不仅于此,内中倾注了作者的感悟和心血,若非经典则必成经典。[31]
2020年4月16日,《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创作多首诗词、书法作品,以表战胜疫情之志,......热情讴歌和赞美抗击肺炎一线的英雄们,展现人间大爱,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30]
2020年12月31日《甘肃日报》发表了孙华嵘先生所撰的《丝路风物入词来》一文,[24] 详细地介绍了《三上词话》的创作经历及学术内涵和学科发展情况。
兰州“碧血碑之考。据2020年12月1日“行甘肃”、2022年12月16日《民主协商报》等媒体报道,孙华嵘先生撰文《肃王府:兰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碧血碑虽史籍有载,但碑刻内容均无记述。现存于兰州文化宫的碧血碑是一首七律,为懿王朱缙鐀书写。字为狂草,笔力劲逸,龙蛇竞走。由于碑面斑驳,文字脱落,读不成文,曾由民国靖远张慎微、杨绍周,会宁万继臣等对缺字予以拟补,其全文应是:次司马太恒吴老先生韵兼送之甘州[54]
边城春柳解婆娑,别殿香凤舞彩罗。
白简暂违双凤阙,
丹衷直上五云阿(读ē),
平戎漫讶龙堆远,
策马频从鸟道过。
最是识荆离乱后,
不堪回首阻长河。[53] [54]
马同儒《七律.兰州碧血碑》书法作品
近期,著名词学家、文化学者,兰州交通大学马同儒对碧血碑作了考察,对该碑一段史实做了科学论证,并对碑字重新补缺,依韵再次对补拟诗句做了修正,修正后诗文为:
边城春柳解婆娑,别殿香风(依绮罗)。
白简暂违双凤阙,丹衷(只表)五云阿。
平戎漫讶龙堆远,(狩猎)频从鸟道过。
最是识荆(观万户),(何)堪回首阻关河。
同时,马同儒先生以七律对王府触碑而死的王妃予以吟诵:
“掩镜风长正画眉,矛戈忽闪眼前时。
凭高一望芳辰错,弱向倾碑意不迟。”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学者对碧血碑进行的首次考证辨识。[54] [53]
《甘肃日报》,“丝路风物入词来”。
2021年3月22日《兰州日报》,发表了孙华嵘先生所撰的《马同儒诗词赏析》一文,[25] 以传播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摘选了《三上词话.词谱》卷中的若干词作进行了赏析,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
2021年11月12日,由《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报道的《兰州交大教工用“艺”战“疫”》一文,介绍了马同儒创作了《兰山无恙》《守望》《秋之春》《黄河之声》等 七首诗词、书法作品,在甘肃省文艺工作者在开启居家抗疫的同时,用 " 艺 " 战 " 疫 ",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文艺创作中,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永不气馁的精神动力,以表战胜疫情之志 , 赞颂一线逆行者 , 为战疫凝聚精神力量。同时称赞《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是“热情讴歌和赞美抗击肺炎一线的英雄们,展现人间大爱,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28] [27]

诗词欣赏

《三上词话》作者诗词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辞赋》等报刊杂志发表,选录如下:
咏中秋
悬天照树明,碎影绕营行。
每忆浮香味,犹听碰酒觥。
咏冬日
日晃迁花走,风摇落叶流。
白云依朔夜,飘羽洒危楼。
灯会
谩挂落花轻,奇芳画里行。
天光巡艳舞,烛影遇钟情。
北顾琉璃射,南观锦绣争。
游人皆得意,忘记竟天明。[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登泰山
烟台十八绕南天,拾力云开见日悬。
物顺只装宫阕景,洪荒急解玉皇仙。
黄河之滨
银光每寸齐东向,脚影逢差聚北头。
夜色先来迷对岸,临风不遮近高楼。
赞“天水白娃娃”
轻风绮岭望云间,向夕浮霜送月还。
拂浪妆前临白玉,萦香影后照龙山。
注:龙山,张家川有龙山镇,泛指天水一带。
夜游兰州老街
九面招牌人照遍,三街尽是往来中。
平收满挂霓虹乱,不及秋娘画里风。[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咏中国诗词大会
维时燕子接万家,日兴京畿但题花。
恨不高楼多鼓角,忽如起舞执板牙。
兰州“碧血碑”
掩镜风长正画眉,矛戈忽闪眼前时。
凭高一望芳辰错,弱向倾碑意不迟。
兰州仁寿山
白凤蟠桃送月宫,从容百岁赖东风。
依稀载道多花叶,却说门前种树翁。[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游兰州沙井驿
西山脉动来龙突,饮水抬头见凤凰。
立尽丹霞随地绕,平沙影里已湖光。
樱桃
天开小垅草风吹,大画纤靡说有期。
一叶起扬飞似蝶,两枝舒卷写丹眉。
含珠笑笑多非笑,抿花窥窥拟伺窥。
过客拽条惊鹊舞,阿郎摇扇醉人时。
春之舞
疑云眺瞻起轻杨,拨付重烟细洒香。
日丽流行吹绿野,风清采暖照红装。
花飘拂浪霓裳累,影接依台钿扇忙。
火烧穷愁平解处,山樱兆雪梦怀乡。[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耀汗子黑小米
祁连白雪倚云流,竞日天开过沃州。
怎似千般非薄幸,浑如万种但征求。
依随黑土风吹草,逐照黄花谷浪悠。
日转销魂香暗起,余霞有影付秋收。
咏书法
书成力薄莫如功, 握笔悬空守势中。
我说端庄颜色好,皆言婀娜媚辞充。
从兹造化倾情帖, 别有生机压轴工。
一瓣心香凭白首, 三杯逸致满堂风。
庚子雪域高原图
西南暮雪卧峰峦,叠嶂河堤铺水寒。
血染征衣人伫立,风吟捉月鬼迷滩。
因循昨夕倾情忘,劝尔今朝记性看。
自种昆仑沧海色,调冰玉艳作尘鞍。[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桃花
贞条忍得索春来,影带山青引雁回。
一垄流行收艳蕊,千丛径直竞红梅。
浮光树动疑飞雪,洁野香融困烛台。
瓣瓣均分含浅色,摇飏落镜照霞腮。
七夕
红花未尽菊芳菲,木叶风声接捣衣。
锦雨停桡留客渡,苹汀宿雁属南飞。
凭遥滴漏催行色,漫画勾阑待日晞。
莫负年年空对月,长相百计送人归。[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点绛唇•兰操
谷俊兰生,清风吹挂清新聚。雀儿传语。悠着捎风絮。 草结环山,踪影盘缠住。横过路。指为新户。香绕崖边处。
凤来朝•半边天
紫陌春来快。看初融、软风不懈。别来携私话、将何晒。尽化作、百花派。 雨送花时风采。道君知、盈盈不怠。向兰堂、人皆在。算此事、岂能外。
淡黄柳•祈祷
回环惭觉。清野黄花约。立尽风光留北郭。向树凉生新发,舒展悠长不曾弱。 淡烟托。林荫断凉薄。寄光远、胜新药。伴穿行、草暖随人转,若与檐风,燕来投宿,衔病前沿抖落。
鹧鸪天•咏中华田园猫
客上因循似虎容。嬉游争胜纵华风。不忘家暖能留住,只占庭台始自从。 常记遇,每相逢。鼠辈生肖列其中。何堪有尔逍遥过,听喊长街务立功。[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永遇乐•校园卫士之歌
头顶星辰,胸怀明月,留住清影。俯察秋毫,追巡视野,此际人初静。一帘入梦,几番值守,阅尽满园如屏。笑西风、吹寒拂晓,奈何读书声永。 无言悄悄,天天依旧,但有信心坚定。不管匪人,无论火警,相遇当请命。少些惊恐,多些安稳,看遍弄花香径。便和那、相逢共度,勇于探胜。
水调歌头•校园消防之歌
天爽小径悄,但盼朗书声。夕阳来送乡梦,安问得心平。若没愁容惊恐。莫遇风烟火种。尤忌手掂轻。急时得云雨,犹若陌中倾。 倚楼阁,随坐落,踏莎行。岂容火焰,应报消防笛声鸣。人有齐心喷发。众把灾星扑灭。尔汝照平生。道是云屏暗,儿女笑盈盈。
鹊桥仙•七夕
去年今夕,时今昨昔、东又满天飞至。教今又西向何飞,向鹊处、银桥约会。 归来又去匆匆消息,今夕不知除外。缘何天上意迟迟,试问是、谁人容易。
一剪梅•艾薇
一带风来艾叶高。风里长眉浅弯腰。争如新雨向天涯,堪比桃花,日渐春描。 几笔悠扬月满梢。乱坠群芳,厌厌相招。相呼春驻紫薇来,香满襟怀,不惹春娇。
念奴娇•12315之歌
风音暗送,见千家万户,朝天晴日。电讯排空连广宇,这里接通申述。陌上争流,街头吆唤,相道今逢集。何堪纷扰,管教呼我问及。 漫说不尽繁华,世间生计,赋予查详实。更有兼程多少事,依约影踪南北。百业层楼,千乡烟里,谁与邀征客。望中昏晓,几番风雨行色。[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兰州黄河桥赋
天上之水,争川飞奔。在河之洲,得月近人。两岸帘幕,百丈相邻。白鹭飞不尽,城郭过孤云。长虹贯亚欧,丝路连游巡。三国举第一,铁桥新。九曲记中山,三边利子孙。夫凭阑之思咏,闻打卡之论矣。古人云:鲤跃龙门。
正月人七赋
万物之灵,烟火之熏,偿似猿猴擅变,亘古躬身久未直伸。天地之心,日月之目,若为比能左右,并行从而相背称人。洪荒之肇,物象之仪,拐杖相衬成形,非一撇一捺而立身。故今现之人,弃拐杖而独行,道四方可巡也。
垅上行风,月下成影,人字添加一横,大者如羽搏于四方。大非人大,大者健全,四肢有力鼎龙,手足如兄如弟称强。大字注音,曰太称尊,庭堂每起回避,恰似人字草书守常。推今称之人,源伏羲举婚嫁,虽羊皮作妆耳。
初一为酉,接排戌亥,初四未初五丑,初六午马时序成名。虎悍未列,羊顺特例,生计积律难移,翻出黄历几条详情。初七人后,八成累多,赐尔剪彩插发,登上高丘唱赋起程。念人之为人,女娲造人持住,唯称世道平矣。[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桃花联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写字吟诗联
写字但存金石气,吟诗只念桂兰香。
逐梦联
喜梦相遇共圆中国梦,
倾情会当同唱复兴情。[39]
马同儒先生书法作品

作者简介

马同儒,《三上词话》作者、词学家、文化学者、书法家。[17] [18] 甘肃靖远人,1983年10月入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文艺班毕业,本科学历。担任电影组长期间,该组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其后在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中,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军委空军“空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转业前为兰空某部团职军官,空军中校军衔。
辞赋代表作有《中秋赋》《兰州交通大学赋》《西北师范大学赋》《兰州大学赋》《肃州赋[23] 等均在《中华辞赋》杂志发表,另有《兰州黄河楼赋》《金谷子赋》《今日头条赋》《靖远起义赋》《西部雄鹰赋》等;[21] [26] 长篇叙事诗《女儿长城谣》,曾获军队推荐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学奖”;格律诗参加《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思想、实事求事、与时俱进”主题征文、《兰州晚报》“话说风度”主题大型全国征文,分别荣获一等奖等;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阳光之恋》诗集。荣获中国文联“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入选《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艺苑名家”专栏,[29] 2015年11月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首次推选优秀社区消防宣传大使”称号。[55]
《三上词话》作者马同儒先生
书法作品参加中书协等“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获中青年组优秀奖”、中国文联“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佳作奖,并“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全国第二届正书展”入展提名等;曾获兰州军区空军书展一等奖、空军书展二等奖、“全军两用人才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参加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展览”入展,[22] 并在《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2020年第2 期选登;《抗击疫情诗词书法(八首)》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官方公众号展播;[57] “首届甘肃省书法篆刻新人作品展”“甘肃省第四届中青书法展” “全国‘龙’字书法篆刻大赛”三等奖等;2020年参加”陕西乾喜文化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入展;[20] 作品被《人民画报》社、中国文化艺术城、湖南“雷锋纪念馆”、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博物馆”等单位收藏。[7]
《五律.守望》书法作品 作者手书
正在加载 展开全文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查看更多
打开百度App阅读全文
猜你关注
广告
猜你关注
广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誉V保障计划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文献综述
  3. 基本情况
  4. 汇集说明
  5. 汇集意旨
  6. 个性特点
  7. 内容形式
  8. 内容构成
  9. 课题延伸
  10. 词话导读
  11. 导读要义
  12. 导读综述
  13. 导读观点
  14. 填词辅导
  15. 辅导动因
  16. 辅导由来
  17. 辅导秘笈
  18. 学术课题
  19. 学术认领
  20. 学术前沿
  21. 学术意旨
  22. 学术影响
  23. 诗词欣赏
  24. 作者简介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参考资料详情
    关闭